產品名稱: | 氮氣表面活性劑復合吞吐技術 |
產品介紹: |
一、技術介紹 表面活性劑主要通過降低油水界面張力、改變親油巖石表面的潤濕性來乳化原油,減小粘度指進現象來改善驅油效果的。 在氮氣吞吐技術的基礎上,加入驅油用表面活性劑,藥劑在氣體的高壓作用下,進入更遠井地帶,將孔隙中的更多原油迅速剝離下來,形成粘度較低的水包油乳狀液,提高洗油效率. 復合吞吐方法適用的范圍很寬,不存在嚴格的條件限制。它可以用于稠油,也可以用于稀油;既可以用于高滲透性油藏,也可以用于低滲透性油藏。對于井間流通性差、其它提高采收率方法不能見效的小斷塊、巖性復雜的小型油藏,更具有優越性。 二、增油機理 該技術主要是表面活性劑擠入地層后與氮氣協同吞吐。由于化學藥劑是以復合型表面活性劑為主,具有良好的耐溫、抗鹽、乳化等性能,具有以下作用機理,來改善油井吞吐效果,延長生產周期。 (一)藥劑在氣體的高壓作用下,能進入更遠井地帶,將孔隙中的更多原油迅速剝離下來,提高洗油效率; (二)在氣體與表面活性劑雙親分子的“協同”作用下,大大降低了油水界面張力,便于形成粘度較低的水包油乳狀液,減少滲流過程中原油的流動阻力。 (三)表面活性劑吸附于巖石表面后,改變了油藏巖石的潤濕性能,便于原油流出。 (四)表面活性劑中的無機成分可對巖石膠結物具有一定收縮作用,增大儲層巖石的滲流孔道,降低滲流阻力,從而延長油井生產周期,提高油井產液能力。 (五)復合吞吐結合了注汽吞吐和注表活劑溶液吞吐的優點,通過協同作用,增油效果更為明顯。 三、適應井況
四、技術應用案例 (一)江蘇油田案例 由江蘇油田地質科學研究院設計,試采一廠組織施工,德仕集團配合,表面活性劑與壓縮氮氣復合吞吐技術方案在真175井取得成功。 該井措施前日產液6.9方,日產油1.7噸,含水75%。2010年12月10日開始施工,2011年1月5日結束施工。2011年1月20日生產。施工后該井日產液5.2方,日產油2.4噸,含水54%。日產油是施工前的1.4倍,含水下降21%。
(二)勝利油田案例
|